現金流量表支付的各項稅費包括: 企業所得稅、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增值稅-已交稅金)、消費費、關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環境保護稅、土地使用稅、資源稅等。
現金流量表公式是怎樣的
1、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額”=資產負責表中“貨幣資金”期末金額—期初金額。
2、現金流量表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按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計算的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期初數—“應收賬款”期末數)+(“應收票據”期初數—“應收票據”期末數)+(“預收賬款”期末數—“預收賬款”期初數)—當期計提的“壞賬準備”。
3、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損益表中“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價值—“存貨”期初價值)+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付賬款”期初數—“應付賬款”期末數)+(“應付票據”期初數—“應付票據”期末數)+(“預付賬款”期末數—“預付賬款”期初數)。
4、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應付工資”期末數-期初數+“應付福利費”期末數—期初數(現在統一在“應付職工薪酬”中核算)+本期為職工支付的工資和福利總額。(包含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里面)
5、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不包括耕地占用稅及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損益表中“所得稅”+“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本期損益表中營業收入計算的各項稅費)。
6、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剔除各項因素后的費用:損益表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增加額(期末數—斯初數)(也就是計入各項費用的折舊,這部分是沒有在本期支付現金的)”—費用中的工資(已在“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中反映)。
7、現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資所收到或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初和各項長期投資科目的變動數。
8、 現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債券利息所收到的現金”=損益表中“投資收益”本期發生額—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股利”期末數—期初數—“應收利息”期末數—期初數。[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