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院內的交叉感染?
這里所說的交叉感染即是指院內感染。院內感染,顧名思義即在醫院內發生的感染,確切地說,是病人在醫院內進行診療過程中所發生的感染現象。從管理的角度說,這種感染同病人在院外感染疾病不同。院內感染是由于醫院對醫療技術、器材設備、操作方法、環境條件等管理不善造成的,這是應該避免且是可以避免的。
院內感染有哪些分類?
按感染部位分類
全身各器官、各部位都可能發生醫院感染,可分為呼吸系統醫院感染、手術部位醫院感染、泌尿系統醫院感染、血液系統醫院感染、皮膚軟組織醫院感染等等。
按病原體分類
可將醫院感染分為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及原蟲感染等,其中細菌感染最常見。每一類感染又可根據病原體的具體名稱分類,如柯薩奇病毒感染、銅綠假單孢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按病原體來源分類
1.內源性感染:又稱自身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院內遭受自身固有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醫院感染。病原體通常為寄居在患者體內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當個體的免疫功能受損、健康狀況 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時則會成為條件致病菌發生感染。
2.外源性感染:又稱交叉感染,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在醫院內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體侵襲而發生的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身體以外的個體、環境等。包括從個體到個體的直接傳播和通過物品、環境而引起的間接感染。
關鍵詞: 什么是院內的交叉感染 院內感染有哪些分類 院內的交叉感染 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