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和長焦數碼相機的區別是什么?它們的區別不僅只是取景方式上的不同,同時它們的區別更體現在結構、性能方面的差異以及優勢和劣勢上的不同,下面小編給大家做個簡單的對比介紹。
為什么會有微單?
普通的卡片式數碼相機很時尚,但受制于光圈和鏡頭尺寸,總有些美景無法拍攝;而專業的長焦相機相機過于笨重。于是,博采兩者之長,微單相機應運而生。
什么是長焦數碼相機?
它也稱作單反,單反的特點就在“單”和“反”上,其實隨著主流相機普遍采用單鏡頭取景和成像的方式,“單”的概念已經不是那么重要,而“反”則體現了這種相機和其他相機產品的本質差異。
它并非數碼時代的產物,早在膠片時代就已經存在。隨著照片的載體走向數碼化,它也隨同進入數碼時代。其實它是用一只鏡頭并通過此鏡頭反光取景的相機。
它的內部結構中,有一個反光鏡和用于光線各種反射的五棱鏡,這些用于將外部光線通過物理反射的方式送達取景器的反光鏡和五棱鏡(或五面鏡)成為它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微單和它的區別中最為顯著的一方面。
兩者之間的區別
對微單和普通便攜式數碼相機來說,測光的過程并沒有單獨成為一套系統,內部也沒有如長焦相機那樣復雜的測光感應器裝置。測光過程完全由相機的主感光元件和圖像處理器完成,沒有反光板結構的情況下,光線直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將光信號轉換為圖像信號實時輸出到屏幕及圖像處理器中,由圖像處理器對這些圖像信號進行分析,并且最終得到正確的曝光設置。
至于兩者的區別,反差式自動對焦方式在微單的整個系統中沒有構成一個獨立的系統,原因本質除了內部沒有反光板結構外,體積大小也是微單勝出的秘訣。相位差對焦除了需要額外的AF傳感器和反光板,增加了系統的復雜程度之外,還增加了相機的體積
其實,微單相較長焦數碼相機的便攜性也成為制約微單擴展自身定位的桎梏。微單受限于用戶的便攜性要求,相機的法蘭距相對較小,不僅帶來了設計上的難點,而且會在成像方面出現邊緣色散和暗角的問題,這些都是微單需要著力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