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4日訊 (記者 蘇蘭)“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退休后我參與促成的四件事是我終生的驕傲:第一,參與推動國家出臺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相關建設方案;第二,參與推動國家重視支持發展半導體-電力電子應用基礎技術;第三,參與推動國家積極穩妥推進‘降碳’工作;第四,參與推動組織編寫《電力強國崛起》一書,共120萬字,獲得國家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91歲高齡的周鶴良先生是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他在10月23日舉辦的2023年全國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北京第十九屆老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上鏗鏘有力的發言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贏得與會者熱烈掌聲。
10月23日恰逢重陽節,包括周鶴良、王輝等10名同志獲2023年度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以下簡稱老科協)“突出貢獻獎”、萬忠等175名同志獲老科協獎、北京老科技工作者總會等32個組織獲得老科協先進集體獎。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在致辭中表示,老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發展的寶貴財富、重要資源,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中國老科協始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團結凝聚廣大老科技工作者,使他們老有所為、積極作為、能為善為,在決策咨詢、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等方面彰顯銀齡擔當、發揮銀齡力量、盡展銀齡風采,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獨特貢獻。
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沈潔表示,首都地區廣大老科技工作者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宣講科學家精神,葉培建、倪維斗等一批老院士參加《大先生》科學教育節目錄制,展現老科技工作者精神風采,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各級老科協積極創新科普工作方式,進校園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中科院老科協等在京老科協組織通過多種方式網上網下進行科學傳播,長期服務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一批批老科協組織、老科技工作者發揮專業經驗豐富的優勢,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進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