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開展的“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中,河南省社旗縣饒良鎮立足實際,充分發揮縣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最廣泛、最直接的優勢和先進示范引領作用,把準群眾思、想、盼、怨“四所脈搏”,常念活履職實、深、干、督“四字經”,拽緊“關注民生福祉”一條主線,用活同頻共振動力,使主題活動開展的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
以“實”為先,讓民意傳遞“更暢通”。一方面,在民意收集上“實”。今年4月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該鎮人大僅僅圍繞主題活動的目的意義和方法要求,采取“進十企、入百戶、見千人”走訪方法,讓民意傳遞更暢通。據統計,活動開展至今,共在鎮、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室)開展進站(室)活動16次,接待聯絡選民10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9件,其中已辦結8件、轉交相關部門辦理1件。
“主題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群眾的認知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了人大代表的奉獻感、責任感和榮譽感。”鎮人大負責人介紹說。
(相關資料圖)
另一方面,在工作作風上“實”。面對今年防汛搶險救災工作,饒良鎮人大主席團立足人大代表身處群眾之中優勢,緊盯汛前、汛中、汛后三大節點,組織駐鎮人大代表深入防汛一線,積極開展防汛搶險和災后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工作,為人民群眾筑牢一道生命財產安全屏障,以實際行動彰顯人大代表的使命與擔當,
以“深”為基,讓干群關系“更緊密”。思想認識“深”是該鎮加強干群關系的一張王牌。饒良鎮人大主席團全方位提升代表理論素養,諸視角拓寬代表履職渠道,多形式增強代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意識。同時,該鎮采取“走出去沉下來、聽進耳睹到目”互動聯動方式,分期分批組織人大代表外出培訓學習和實地調研,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提升代表理論實踐水平,為高質量履職蓄力賦能。
調查研究“深”是密切干群關系的力量源泉。組織代表深入村組農戶和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聽民聲匯民智、察民情解民憂,真正把功夫下到“聽民意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解民苦求實效”上。至目前,該鎮共開展調研活動4次,走訪群眾200余人(次)。
以“干”為本,讓鄉村經濟提檔“更快速”。饒良鎮各級人大代表身負重任、心懷履職、行在代言,圍繞尋找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瓶頸桎梏難題“密碼”,在“一鄉一業”上動腦筋,在“一村一品”上作文章,在“一做一帶”上下功夫,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鎮村產業新路子,爭當改革創新“攻堅員”,爭擔鄉村振興“宣傳員”,爭做帶頭發展“示范員”,帶領鄉村經濟跑出“加速度”,助推移風易俗新風“撲面了”,確保安全事故“零發生”。
鎮人大代表楊曉雷發揮“頭雁”作用,注冊成立了社旗天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領村民在荒坡崗地種植艾草500余畝,年產值達600余萬元,吸納家門口就業人員達百人,幫助鄉親們實現增收致富的“艾夢想”。“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和加工范圍,讓土地提質增產增效,讓‘艾’產品飄洋過海掙外匯。”談起發展前景,楊曉雷充滿信心。
以“督”為要,讓經濟發展“更高質”。該鎮深知“黨委的決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精髓,緊緊
人大圍繞鎮黨委工作重心,堅持把督促辦好民生實事作為監督重點任務抓實抓好,切實讓民生實事有“民的元素”,讓民生實事有“民的心聲”,讓民生實事有“民的滿意”。
建立健全“代表+民生實事項目”監督包保機制是該鎮辦理民生實事一大法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明確項目牽頭領導和責任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代表以實地視察、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民生實事項目的施工進度、質量等全過程跟蹤監督,不隔靴撓癢,不圖形式,不走過場。在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中,該鎮成立專項監督小組進村入項目區,以“釘釘子”精神進行“全鏈條”閉環監督,確保工程高質量推進,助推民生實事項目“提質增速”。
據了解,2024年饒良鎮共征集民生實事建議項目6件,提請代表票決候選項目6件,最后確定實施項目5件,總投資7000萬元,現已完成2件。目前,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順利、群眾反響良好。
下一步,饒良鎮人大主席團將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深刻領悟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做主的深刻內涵,以實干大干為先決條件,以深入群眾為基本方法,以監督助推為工作抓手,把“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組織好,組織出亮點,組織出特色,組織出品牌,為譜寫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旗實踐”新篇章做出饒良最大、最精彩的貢獻。(供稿:趙蘭奇 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