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Best Chinese Universities Ranking),前稱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是由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簡稱軟科)發布的年度中國大學排名,首次發布于2015年。[1]排名依托軟科自主研發的高等教育評價專利技術和“大學360度數據監測平臺”的數據支持,設置十個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使用百余項評價指標,涉及數百個評價變量。[2][2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將高校劃分為綜合性大學、7類單科性大學、2類非公辦大學,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分別排名,設置了1個主榜(綜合性大學排名)、6個單科性大學排名、2個非公辦大學排名,以及藝術類高校名單。[2-3][23]
軟科創始人程瑩介紹,“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導向是反映當前中國高校的核心使命,回應外部群體對大學的價值期待,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突出強調服務國家是軟科排名指標體系的兩個最重要特點。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介紹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體系源自自主研發的可視化評價專利技術,依托“大學360度數據監測平臺”的大數據支持,設置辦學層次、學科水平、辦學資源、師資規模與結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高端人才、重大項目與成果、國際競爭力共十個評價模塊,細分36個評價維度,內嵌104項評價指標,涉及320個評價變量,是對中國大學辦學水平的立體化監測式評價。[23]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遵循“全面評估、分類評價”的原則,針對不同性質和不同類型大學的特點,采用差異化的指標體系進行排名。[23]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和地方對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緊迫需求,軟科在中國大學排名的服務社會模塊新增“服務平臺”維度,將評價優良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以及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服務社會重大平臺納入評價,以體現高校產學研融合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條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