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自稱寡人什么意思
寡人,即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中國古代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就是說君主、諸侯王的權位是上天賦予的,但上天只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君主、諸侯王如果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位,所以君主、諸侯王就謙稱自己是“寡人”。
寡人是謙稱還是敬稱
“寡人是謙詞.謙辭是表示謙虛的言辭,一般對己.敬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語,一般對人.寡人這個稱號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稱,春秋戰國時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稱.各代體制習慣雖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諸侯王者也可自稱“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