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垃圾要分類?
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的處置量,減少焚燒和填埋等處理垃圾的行為,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垃圾處理的正常運行以及控制環境污染情況,還能夠減少可回收垃圾造成的污染現象,循環的利用這些可回收物質,保證資源再生。
目前國內對垃圾的處理方式都是土埋、火燒,一方面污染了空氣,另一方面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積,垃圾分類之后,會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空氣污染指數,也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把對環境有害的垃圾挑選出來,減少垃圾中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的含量,減少土地受到的侵蝕,減少了垃圾埋入地下,對地下水、土壤和大氣帶來的污染。
廚房、生活垃圾,處理不好就會變成臭氣源,如果處理好了,還能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肥料,變廢為寶,減少化學用品、肥料等的用料。
注重垃圾分類,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家開始注重環境衛生,普及環保與垃圾分類的意識,讓大家更加關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更關心生態。
只有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及處理等配套系統才能更高效地運轉。垃圾分類處理關系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有利于我國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不分類垃圾有哪些危害?
不分類垃圾會侵占地表,污染環境,傳播疾病,污染土壤和水體。
1、侵占地表
垃圾擠占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壞地球表面的植被,這不僅影響了自然環境的美觀,更破壞了大自然生態平衡。
2、污染環境
固體廢物含有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氣和水源,并最終對各種生物包括人類自身造成危害。
3、傳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蟲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嚴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4、污染土壤和水體
垃圾滲出液改變土壤成分和結構,有毒垃圾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垃圾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和理化性質,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
垃圾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機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屬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們被帶入水體,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