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麻蝦和皮皮蝦的區(qū)別
麻蝦是新對蝦的俗稱,也叫基圍蝦。
基圍蝦是淡水育種、海水圍基養(yǎng)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圍基養(yǎng)殖”。基圍蝦形態(tài)像對蝦,但它的殼比對蝦軟,體形沒有對蝦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基圍蝦幼蝦(不超過6cm)呈墨綠色至深綠色,成蝦(6cm以上)呈淺啡黃色,身體布滿密集的淺褐色點。
皮皮蝦(掠蝦亞綱-口足目-單盾亞目-蝦蛄總科-蝦蛄科-口蝦蛄屬)
學(xué)名:口蝦蛄
俗稱:螳螂蝦,蝦姑,蝦婆,蝦公,蝦虎,蝦爬,蝦爬子,蝦耙子,爬爬蝦,撒尿蝦,瀨尿蝦,拉尿蝦,蝦狗彈、彈蝦,富貴蝦,琵琶蝦,皮帶蝦,蝦公駝子,蝦皮彈蟲、蠶蝦、蝦不才、水蝎子,官帽蝦等等
皮皮蝦其實不是蝦,它甚至都不屬于真蝦總目,而是口足目的成員,不過這不妨礙它獨自霸占這么多“蝦名”。有一個俗名我要專門拿出來說一下,那就是“撒尿蝦”。當你伸手去捉活的皮皮蝦的時候,有很大的幾率會被它從下體噴出的一道水柱擊中,撒尿蝦其實是因此而得名。
所以,麻蝦和皮皮蝦首先在外觀上就不一樣。因為生殖的環(huán)境不同,肉質(zhì)口感更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