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什么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中"秋處露秋寒霜降"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從立秋這天起,氣溫逐漸下降,夏去秋來,天高氣爽,月明風清。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氣候規律。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24個節氣其實就是24個時令點,每月2個。
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確時間、降雨降雪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以及記載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現象的時刻。
立秋應該吃什么好?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秋風一起,胃口大開。那么立秋應該吃什么,立秋又有哪些飲食上的禁忌呢?
立秋首先是天氣變化,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夏日的余熱未消“秋老虎”也虎視眈眈,天氣逐漸轉向干熱。所以立秋節氣后雖早晚會比較涼、溫差變大,白天尤其是午間依然悶熱。此時人容易倦怠、乏力。
所以清熱解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所變化。要多喝水、淡茶、菜湯等,清熱祛暑。少吃辛辣、煎炸性食物,忌食過咸、過甜等重口味食物,以免傷津耗陰,加得秋燥的癥狀。不可多吃瓜果,以免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