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春分節氣的含義有兩方面:一這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處在春季三個月當中,平分了春季。春分過后,太陽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古時又把春分稱為‘舊中”、‘舊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全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和立春什么區別?
1、具體含義不同:
“立”是開始的意思,因此立春指的是是天文春季的開始;“分“代表分開,表示春季和夏季分開,因此春分則表示太陽運動的一個規律。
2、現象不同:
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些對于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一個前奏。立春,它的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 ,品物皆春”, 過了立春之后,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也就從此開始了。
而春分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晝夜幾乎相等,并且在北極點(北緯90°)和南極點(南緯90°)附近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在地平線上轉圈”的特殊現象。春分之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會繼續往北方移,因此北半球開始晝長夜短。
3、時間點不同:
立春和春分雖然屬于春季,但立春代表春季的開始,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 一年四季
從此開始;春分則代表春季90天的中分點,春分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