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隧道工程北線盾構貫通。中鐵隧道局集團 供圖
珠海隧道工程線路起于珠海大橋東,終于珠海大橋西,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TJ2標段長3800米,其中盾構段2930米、明挖段870米,最大埋深35米。據中鐵隧道局集團介紹,工程采用了基于珠海地區特有淤泥質地層量身定制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直徑15.01米,全長123米,重4200噸,刀盤重600噸,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兩臺盾構機“開拓號”“奮進號”孿生兄弟平行珠海大橋南側,自西向東穿越珠江磨刀門水道入海口。
珠海隧道工程線路起于珠海大橋東,終于珠海大橋西。中鐵隧道局集團 供圖
珠海隧道工程工法多樣,地質條件復雜,具有“大、難、險、新”等特征,為國內最具挑戰的超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工程之一。為完成這項“超級工程”,該項目邀請陳湘生、杜彥良、王復明等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陳韶章、洪開榮、王杜娟等13位專家共同組成珠海隧道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建立綜合技術研究平臺,先后攻克了盾構始發淺覆土軟土地層、穿越防洪堤圍、近距離側穿橋梁樁基等施工難題。
珠海隧道工程建成后,將與現有的珠海大橋共同構成珠海市東西向的復合通道。中鐵隧道局集團 供圖
水下孤石和基巖凸起是盾構安全快速掘進的最大阻礙。珠海隧道工程項目依托中鐵隧道局集團的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國家重點實驗室盾構大數據平臺,為盾構機配置了自主研發的前裝式常壓換刀刀筒和刀具監測防護系統,有效解決常壓換刀刀筒的異常損壞、監測不準和刀具后退掉落等問題。
珠海隧道工程沿線環境復雜,全線近距離穿越多棟建構筑物,施工風險和難度巨大。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對沉降數據和掘進參數的分析,同時精準控制盾構掘進和同步注漿各項參數,確保了盾構機安全順利通過各建構筑物。
據了解,珠海隧道工程建成后,將與現有的珠海大橋共同構成珠海市東西向的復合通道,形成水上水下橋隧并行,緩解珠海市東西城區交通壓力,降低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對交通通行的影響,成為珠海大道的新“咽喉要道”,對于促進珠海特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