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有哪些內容?新型城鎮化有哪些特點?
在說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之前,我們先要簡單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城鎮化。城鎮化是指向城鎮和集中的人口過程,這個過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鎮數量的增加,二是城市人口的不斷膨脹。在城鎮化進程中,第一產業的比例逐漸下降,而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例逐漸上升,伴隨著人口從農村向城市地區流動的結構性變化。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不犧牲農業、糧食、生態、環境,以農民為中心,覆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是城鄉一體化、產業互動、經濟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它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和諧發展、相互促進的城鎮化。
2014年12月29日,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名單正式公布。發改委,發展計劃司司長徐林, 2015年9月18日在北京透露,將擴大新型城鎮化試點范圍,第二批試點名額名單即將公布。
順義區等111個城市(鎮)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將于2016年底前啟動。
2019年3月5日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號文件,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任務。這對優化布局和我國城鎮化的形式,促進新型城鎮化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2020年5月22日,《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要”建設(新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
其實關于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早在2014年3月16日就已經公布了。新華社發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共分為八章:規劃背景、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優化布局和城鎮化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和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規劃實施。重大意義、發展現狀、發展趨勢、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促進合格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促進農業轉移人口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推進機制,優化升級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建立城市群發展協調機制,促進各城市協調發展, 加強對綜合交通網絡的支持,加強對產業以及就業支持優化的空間結構和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促進新城建設,加強和創造新城市,的社會治理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系和機制,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推進人口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土地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資金,城鎮化保障機制,完善城鎮住房制度,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強組織協調,加強政策統籌,開展試點示范,完善監測評估。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是不是也比較了解了?雖然沒有專業人士那么深入,但是我想大家應該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知道這么一個詞,但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吧?那么大家覺得現在為止這個規劃進行的怎么樣呢?有沒有讓你的家鄉變得更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