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婚姻有什么習俗?
白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同姓同宗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本民族內部或與其他民族之間都可通婚。新中國成立前,各地婚姻多為父母包辦,媒人說合。家庭中兒子成婚后即分開獨立生活,男子有財產繼承權,有的地方幼子還有優先繼承權。新中國成立后,廢除了宗法封建制度,實現婚姻自由,青年男女可通過眾多的定期集會如石寶山歌會等自由戀愛。定親是白族婚俗的重要禮儀之一,屆時男方要通過媒人向女方家庭送“三色水禮”,即紅糖、茶葉、酒。婚禮熱鬧而繁瑣,一般持續三至五天?;楹?,新郎新娘要回女方家拜父母,會親戚,稱為“回門”。
白族的葬禮有哪些程序?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云龍縣順蕩村至今仍保留有最完整的元明時期白族火葬墓群。元代以后,因受漢族的影響而逐漸改為土葬,儀式簡樸莊重。葬儀分為送終、守靈、出殯、安葬四個程序,各地大同小異。老人臨終前,子女要盡心盡力在身邊伺候,當老人臨終時口中要含幾粒米或少許碎銀,俗稱“接氣”。守靈期間要念經。出殯要卜吉日,親友鄰里自覺前來送葬。安葬后七日內,子女每天早上要到墳上祭奠,查看新墳是否被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