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1、在建筑、橋梁、航空以及管道線路等工程中,常遇到一種梁具有三個或更多個支承,稱為連續梁。
2、最早得到三彎矩方程的是法國的B.P.E.克拉珀龍(1849)和H.貝爾托(1855),他們得到的方程組只適用于支座等高、跨距相等并受均布橫向載荷的連續梁。后來德國的H.舍夫勒等人將方程組推廣到支座不等高的情況。
法國的J.布雷斯進一步又推廣到跨距不等并且載荷任意分布的情況。20世紀初,捷克斯洛伐克的K.A.恰利謝夫和美國的H.克羅斯為便于工程運用,又提出逐次近似的力矩分配法。50年代后期以來,發展出用有限元法解連續梁的多種標準程序。
區別:
1、支座數量不同:簡支梁有兩個支座,兩端都擱在支座上。連續梁有三個或以上支座,連續梁中間有支座,數量不同。
2、受力不同:簡支梁受兩端鉸支座約束,承受正彎矩。系統溫度變化與應力簡單。連續梁是一種靜不定結構,承受三個以上的梁,負彎矩小于簡支梁。
3、用途不同:簡支梁簡單,易做成標準化構件,連續梁用于建筑、橋梁、航空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