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發掘出唐代墓志銘。陳曦 攝
3月25日下午,在商丘宋國故城考古發掘現場,記者看到,早前被發現的6座唐代墓葬已清理5座,剩下的1座正在清理中。
“我們在清理第5座墓葬時,在墓封門的位置發現了2塊保存完整的墓志銘,上面清晰地寫著‘維天寶十二載歲次癸巳九月……柘城縣故人閻大娘記’,完整地記錄了墓主人的出生地、去世年代等。”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研究室負責人孫政委介紹,現場還發現了2個陶罐、銅鏡、貝飾以及8個擺放在不同位置的銅錢,“8個銅錢擺放的具體寓意還要再進行探究。”
宋國故城是歷史上兩周時期的宋國都城遺址,面積約10.5平方公里,是最后一個被考古發掘找到的春秋五霸的諸侯國都城——宋國都城。2021年5月20日,宋國故城考古發掘項目再次啟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岳洪彬告訴記者,宋國故城考古發掘項目的目的是尋找更早的殷商文化遺存。通過發掘,目前出土最早的遺存為東周時期遺存,如水井與東周時期鑄銅手工業相關的遺存。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宋國故城南城墻與睢陽故城西城墻交接處對城墻進行了解剖,深度已達6米多,已在此發現兩周時期、漢唐時期、兩宋時期的古城痕跡,不同時期的城址相互疊壓,形成典型的“城摞城”現象。此次墓志銘的發現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時間卡點作用,通過分析可以告訴我們,宋國故城南城墻是什么時候廢棄的,睢陽故城西城墻是什么時候始建的,對揭示“城摞城”的性質有很大作用。記者 李鳳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關鍵詞: 商丘宋國故城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