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銀交易密碼是什么?
網銀交易密碼由客戶在網上銀行自行設定,初次使用網銀的交易密碼與網銀登錄密碼一致,系統將會自動提示你進行修改。網上銀行設置多重密碼目的是為了保證你安全使用網上銀行。
網銀登錄密碼和交易密碼一樣嗎?
不一樣,登錄密碼是登錄的密碼一般是數字加字母的組合。交易密碼是交易付款的密碼,一般是六位數字。這兩個密碼不能是一致的 為了自身的安全網站也不允許這樣的
銀行卡轉賬頻繁會不會被認為洗錢?看完就知道
銀行卡轉賬頻繁有一定可能性被認為是洗錢,銀行卡轉賬頻繁是否會被認定為洗錢,主要看收取資金是否與收款人身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務等相符,如果收入來源和性質合法則無毛病,反之則可能攤上事。
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反洗錢相關法規要求,各家商業銀行主要負責將客戶“大額”和“可疑交易”兩類交易上報人民銀行反洗中心,由中心來重點甄別和認定,一旦確認線索就要凍卡,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由于該問題只是涉及“多筆小額”,與“大額”無關,這里就不再贅述。
重點說一下銀行卡“多筆小額”是否會涉嫌“反洗”。在反洗中,“多筆小額”屬于可疑交易范疇,按規矩肯定需要上報的,這是各家銀行的職責所在,無可厚非,平常看待,但具體是否涉嫌“反洗”,以及受到相應處罰,就要看中心的甄別與認定結果,并非上報就涉嫌,這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什么樣的小額交易會上報?可疑交易中有兩條明確規定:一是短期內資金分散轉入,集中轉出,與收款人身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務明顯不符;二是法人、其他組織或個體工商戶短期內頻繁收取與其經營業務明顯無關的匯款,或者自然人客戶短期內頻繁收取法人或其他組織匯款。如果銀行卡出現這兩種情況,上報是必然的。
在甄別與認定中,商業銀行一般負責金額較小交易的調查詢問,比如發現異常后,網點一般會致電持卡人,簡單問一下收付情況以及資金性質,持卡人如實回答即可。對于一些特殊交易,或者金額較大的甄別認定,重點還是在“反洗中心”。當然,在現代技術條件加持下,一般的交易背景,比如資金流向、性質、往來地點以及雙方信息等是難逃“法眼”的。由此可見,反洗有兩條防線,商業銀行負責基礎識別,中心負責重點識別。
綜上所述,只要銀行卡不具有“短期”、“頻繁”、分散收取集中轉出,或公私往來等特征的,根本不會以可疑上報,基本是沒人過問的狀態。你比如一個超市或菜攤,長期都是每天幾十幾百筆交易,也是幾百幾千的收入嘛,誰又查了?誰又凍了?站出來說一下。
即使出現短期或頻繁等特征,也僅僅是上報而已,說清楚不就沒事了嗎?個別人也許對“反洗”一知半解,總以為礙事,甚至道聽途說,危言聳聽,這是不正常的,只要資金來源和交易合法,你還害怕啥?說白了,最怕的恐怕只有那些不能“見光”的交易,當然會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