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投是什么意思?
跟投是指在企業融資時主要投資人出資后,其它投資人跟進出資的行為。跟投的好處是:省去了挑選基金的時間,跟隨有經驗的投資者買入賣出,比較適合新手小白投資者。缺點是:組合里只是顯示了購買的基金,不知道創建組合者的倉位如何,也不懂創建者的操作方式,所以太依靠創建組合的投資者也不是長久的事,還是要多學習,多進步增強自身知識儲備才是王道。
企業融資渠道有哪些?
(1)財政資金;
(2)金融機構貸款;
(3)企業之間的拆借;
(4)企業自我積累;
(5)企業組織內部集資;
(6)公開發行債券融資;
(7)發行股票融資;
(8)商業信用融資。
這些融資渠道不外乎內部和外部兩種。從內部來說,包括企業的自我積累和組織內部集資;從外部來說,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可由財政性資金、商業銀行貸款、企業間拆借等構成。
這些融資方式無論采用哪一種或采用組合方式,都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但從企業納稅角度考慮,這些融資渠道產生的稅收效果有很大的差異,利用一些融資渠道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減輕稅負,獲得稅收利益。通常情況下,企業自我積累融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于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承擔的稅收負擔,向金融機構貸款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于企業之間拆借融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企業之間拆借融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要重于企業組織內部集資所承擔的稅收負擔。從籌劃節稅的角度出發,企業組織內部集資與企業之間拆借效果最好(尤其當企業間存在稅率差異時),金融機構貸款次之,自我積累效果最差。其原因在于企業組織內部集資與企業之間的拆借涉及的部門和機構較多,容易增加融資成本,也會因稅收收益分散而降低負債抵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