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不斷擴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中國保健食品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而中國的營養保健食品產業也拉開了序幕2.0時代。
保健食品越來越標準化和科學化
報告顯示,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保健食品行業開始發展,2014年隨著跨境電商政策的放開和海外采購的影響,國外保健食品品牌加速進入國內消費者的視線。是中國保健品行業發展的重要分水嶺。
國內的保健食品大多以蛋白粉、鈣片、VE、VC、復合維生素等相對單一的營養補充劑為主,國外新興品牌則以功能性、細節性的營養補充劑為主。
進口品牌帶動了年輕人對保健食品的需求,也推動了整個保健食品行業差異化單一產品的發展。產品是否有實際功效,保健食品企業對渠道的控制力,將成為未來保健食品品牌致勝,的主導因素,整個行業將逐步走向成熟。
隨著保健食品行業的日益規范和科學,人們潛在的保健需求逐漸釋放出來,中國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迅速,注冊企業超過2000家。
根據中國經濟發展和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在社會老齡化的背景下,中國保健食品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拉開了2.0時代。
90后成為購買保健品的主力軍。中國的保健品市場有多大?
中國醫療保健行業市場預計將超過3300億元。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減肥家庭、跑步家庭、養生家庭越來越多。現在營養保健品的“90后”買家越來越多,占25%以上。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6月18日期間,眼部護理產品銷量增長4126%,蛋白粉增長751%,維生素產品增長387%。1995年和00年后,其中成為主要消費者,活躍用戶增加了126%。
一些暢銷的口腔營養產品單價在200元以上,按摩器、足浴桶等保健設備平均售價在300元以上,但仍有很多年輕消費者表示愿意在保健上花錢。
到2019年,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27億元,預計2021年將超過3300億元。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這也使得許多海外品牌加速了布局的中國市場在上海, 澳大利亞保健品牌斯維詩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體驗店;日本,保健品牌芳珂,進入中國市場后,上半年線上, 芳珂銷售額同比增長400%,遠超日本本地銷售額。數據顯示,中國大健康產業占整體GDP不到6%,與美國的16%和歐洲的12%相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未來醫療保健行業會發生什么,為什么:
1.國民購買力增加
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有了顯著改善。人民的購買力迅速提高,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也有所增加,一方面,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16年達到23800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16%;另一方面,中國人均衛生保健支出也快速增長,2016年達到1307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74%。
2.剛性需求增長
在“健康中國”戰略計劃的推動下,整個醫療衛生行業和健康大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結合人們的健康需求,將刺激健康食品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健康需求的巨大需求。目前,保健食品的市場結構和營銷模式要求企業開發更多的技術和方法,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提供更多的手段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在營銷手段上,除了超市、直銷等傳統渠道外,微信營銷、電子商務也逐漸成為主流,銷售手段也日益多樣化。
3.發展空間大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健品品牌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品牌、質量、服務價值和競爭力方面與國外品牌存在差距。消費者對國外保健品品牌的偏好也刺激國內品牌加快改革和推廣,市場力量迫使行業轉型升級,從而從需求側推動保健品行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刺激行業空間的增長。
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現在情況以及未來發展,上述基本上都有所涉及,養生家族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就是藥品市場容量。
關鍵詞: